0 1分钟 2 周

2025年的新能源行业一度被一层“未知”的焦虑所包围。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136号文件,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向“全面市场准入、市场定价”的新水平。今年年中,各省(区、市)推进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分阶段落实,“市场竞价”成为现实。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绿色电力是新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加速变革和增长。山东省曾经是传统的燃煤发电省但现在正在告别“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结构。太阳能装机容量连续八年全国领先,并在电力市场改革中首次推出新能源竞价上网电价机制。作为中国能源产业的“微观样本”,山东新能源产业正在经历从“产能扩张竞争”向“价值竞争”的重大转变。告别“政治拐杖”,新能源进入商业化考验 ●山东省非化石发电装机突破1亿台,居沿海省份第一,超越历史煤电发电量。当前,新能源项目正在告别“补贴依赖+消费保障”的固定收益模式,面临市场化交易、独立运营的挑战。 20多年来,中国新能源完成了从边缘到中心的“逆袭”。 2000年,太阳能发电仍因成本高昂而被认为“难以商业化”。到2024年6月,国内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1.8亿千瓦,首次超过燃煤发电。在山东省,这一变化体现得更为具体。 2024年,山东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320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8倍多。这得益于1亿多人口和41个主要工业部门和服务业的强劲需求。 2024年部分地市用电量将超过1978年全省用电量总量,巨大的电力需求谁来支撑?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主要电力。 2012年之前,占比山东省发电量一度超过98%。去年2月,燃煤发电装机占比首次跌破50%。但它仍然占该州发电量的一半以上。然而,煤电的稳定性伴随着高昂的环境成本。报告显示,2020年,山东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省总量的44%。显然,“双碳”目标下将存在变革压力。相反,山东省新能源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品种齐全,潜力巨大。在此形势下,新能源成为必然选择。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长近25%。非化石发电装机超预期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领先沿海国家,达到1.34亿千瓦,超越煤电,扭转“煤电主导”格局。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政策支持。 2009年和2011年,我国分别实施了陆上风电和太阳能上网电价参考政策。它通过使用“固定电价和买断”来减轻企业的担忧,成为重要的“政策支柱”。她们的身体长得快是好事,但也面临着衣服不合身的问题。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张,消费瓶颈、系统灵活性等“增长问题”将逐渐显现。 2016年以来,标杆电价开始下降,倒逼行业降本增效。 2021年太阳能发电等新注册项目将告别补贴进入新阶段他是“负担得起的互联网接入时代”。 2025年全面进入新能源市场,意味着市场将更多地参与电价的形成,可能会出现高电价、低电价甚至负电价。用一位新能源行业人士的话来说:“当前,新能源装机容量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增速处于合理水平。” “已经恢复正常了。”这也意味着行业的生存规则彻底改变。以前“资源为王”,“景观”更好,可用土地更多。如今“负荷为王”,能源消耗量和需求量较大,考虑的是消耗能力和调度灵活性。规则正在发生变化,新能源企业的盈利模式也从单纯的“卖电”拓展到从事辅助服务、运营虚拟电厂等。豪事实上,许多公司没有跟上步伐。该号码被列为“咨询热线”,山东省太阳能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的电话号码。在记者报道此事的四个小时内,大约每30分钟就会接到企业的电话,询问诸如“你们将如何参与招标,下一步打算做什么?”等问题。当时,距离山东省第一轮新能源招标估价结束还剩不到一周的时间。对于一些习惯拄着政治“拐杖”行走的企业来说,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这次改革是‘大浪潮’,能够生存下来的一定是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张晓斌说。通过调整风能和太阳能比例解决“失准”问题 ●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气候依赖”特性,存在自然时差e 发电曲线的波峰和波谷与用电负荷之间的关系。山东省正在通过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协同革命”来调整供需时空差距。能量场中有一个经典的“不可能三角”。这意味着能源绿色低碳、经济可行、安全可靠三个目标很难同时实现。绿色对于新能源来说是天然的。由于技术的重复,经济也正在衰退。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2024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到 2024 年,太阳能发电将比化石燃料发电平均便宜 41%,陆上风电项目将便宜 53%。绿色能源不仅要“可用”,还要“用得起”。可靠性是新能源面临的唯一障碍。新发电具有很强的间歇性、随机性和可变性。太阳能发电发电集中在中午出力,而风力发电则取决于天气情况,因此发电曲线和用电负荷的峰谷自然会有时间差。这个问题在山东省也很重要。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省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之比约为3.3:1。太阳能在中午集中,晚上“消失”。此外,约65%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局部负荷增长缓慢,局部消纳能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发起了“协同革命”。在供给侧,山东省正在将重点转向新能源发展。海上风、核、地热能,推动能源结构由风能、太阳能向光伏发电转变。lti轮风能、太阳能、核能和地热能。山东省今年要实施的实现新能源消费高水平的“八大行动”之首就是结构调整,今年年底前将山东省太阳能与风力发电总装机比例优化至2.6:1,缓解白天发电过多、夜间供电不足的矛盾。在需求方面,山东省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消费“跟随供应”。山东省创新推出“五段”分时电价,将全天24小时分为深谷期、低谷期、平期、高峰期、高峰期五个时段。在太阳能发电高峰时段,流域电价较低,降价幅度高达90%,有效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当记者实地探访时在山东立福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领导下,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看到这家公司有什么特别之处。该公司设备部负责人指着不起眼的电烤箱告诉记者,耗能最多的是中频电烤箱。我们将运营期调整为“淡季”,并将诸如成型等消耗能源的工序安排在淡季。 “此次调整,每月可节省电费20万元以上,同时还能节省车价。”该负责人表示。 “效果很明显。” 2024年,在利用时段电价引导下,山东省新增午间用电量583.87万千瓦,转移午后高峰用电负荷225.51万千瓦,相当于将两台火电机组削减至100万千瓦水平。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山东省电网负荷设定新高发电量创历史新高8次,达到13021万千瓦。这一机制有效弥补了晚高峰供电缺口,缓解了电网压力。预计到2024年,山东省风电利用率达到96.4%,太阳能发电利用率达到98.5%,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储能打破了游戏规则,让“晚上 8 点阳光普照”。 ●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打造储能等调控功能尤为重要。但现实是,储能的发展已经落后于新能源的发展。然而,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进入,拐点已经到来。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结构调整可以缓解部分绿色能源消费问题,但绿色能源的顺畅利用还需要大量努力蚂蚁支持或监管。储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简单来说,储能就像一个接入电网的“超级能源银行”,通过在发电高峰时段“储存”多余能源,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能量,改善能源需求与供应的平衡。这个“移动电源”能充多少电?以东营能源金汇795MW/1600MWh集中储能电站为例。是国内最大的单容量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的是100个电池仓库,长约12米,宽2米,高3米,像集装箱一样整齐地堆放。每个电池仓内装有9984节磷酸铁锂电池,两小时内可充电至100万千瓦时的电量。每天可上传下载一次,可满足约户日常用电需求大约150,000户家庭。多位专家采访了解到:投资者和企业领袖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没有储能的大规模发展,就没有新能源真正的商业化。”但现实中,储能设施建设滞后于新能源发展步伐。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记者走访现场发现,技术理解难度大、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渠道、实际利用率低等,是储能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新能源的上市,一个拐点正在逼近。以储能为例,工商业。此前,受电价政策影响,工商业储能只能充放电一次,价差有限,导致利润率低。随着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的成熟,负荷侧电价波动更加频繁、波及范围更加广泛,为储能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了新的空间。一些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山东高光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开发“储电+售电”多元化模式。公司将储能系统的运行与电力销售直接挂钩,为不同的公司提供特殊套餐。 “我们正在进入严峻的市场需求时代,‘供电、并网、充电、储存’的自循环系统将成为未来利润的核心竞争力。”高光新能源董事长胡尊昌的判断与众多新能源企业家的心声产生共鸣,专家们对储能的未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储能不应该局限于‘电池储能’。”海德鲁发电能源、酒精能源和氨能源是重要的能源储存形式。 “每个分段储能途径的进步都可以催生新的产业链。”英国伯明翰大学能源工程高级讲师、山东成功大学特聘副教授孙认为,目前全球储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技术还处于实验室或测试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孙成功特别指出,站间储能正在成为未来储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前沿领域。通过化学储能等长周期技术途径,夏季剩余电力可以跨季节分配到冬季能源需求。高质量负载按需发电秘密、大规模安装的时代已经结束,“易用性”正在成为主流矿石很重要。我是。从“发电优势”到“负荷侧革命”的生态系统重构正在改变能源行业的本质。今年以来,新能源市场准入、按时收费、绿电直连等政策出台。它们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它们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新能源发展与能源负荷相匹配。如果说能源行业的发展逻辑曾经是“发电主导”,那么现在这个逻辑已经转变为“负荷侧主导”,哪里用电、何时用电,直接影响电厂的发电方式和储能策略。用山东大学核能与科学学院教授、山东大学绿色能源与材料团队带头人王文龙的话来说,“当前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已经从“先构建,后运营”到“首先负载在哪里?”的逻辑高质量?多晶硅和国家中心。今年新增数据中心能耗五个主导产业均提出了绿色能耗率要求,山东省电解铝行业制定的考核指标也为企业制定了目标,推动重点企业并入公共电网,提高绿色供电比例。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五倍多,达到320万辆以上。以优质货物为核心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发展,产业生态日益丰富多元。例如,绿色能源直接连接可以实现“专线”的“无缝连接”近日,我省公布了有序推进绿色电力接入发展实施方案。公司宣布支持发展四类绿色能源直连项目,旨在确保优质负荷优先获取绿色能源资源,引导新能源企业更加积极“追负荷”。又如车车互动(V2G)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力之间电能的双向流动。 “这种新的模式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超越了产业发展本身的重要性和能源利用的极限。”山东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新能源汽车)颜伟表示,这项技术可以将很多新能源汽车从不稳定的“能源负荷”中转化出来。到“移动能源+储能”。车主不仅可以选择在中午电价较低时给车辆充电,还可以在夜间电价高峰时控制车辆向电网放电,并利用价格诱导车主参与高峰时段记录和代客服务。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能源、工业、交通等融合加速,“新能源+”复合模式不断拓展。目前,山东省用电量中有三分之一是清洁能源。四年来,全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8.5%,能源消费增长3.9%,支撑经济增长6.1%。能源革命与产业转型产生共鸣。从“电动革命”到全能源链重构 ●能源革命已从全球“速度”的竞争转向全球“质量”的竞争,最终的决战是工业化的力量。山东省是这种工业化能力的天然试验场。建设新能源系统不仅仅是“电从哪里来”。随着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体系加速实现,从生产到生活方式、消费的全链条重构正在悄然推进。喷出白色气体的大烟囱是北方人取暖季节的常见提醒。但现在,无论是用煤供暖、煤改气还是煤改电,这种消耗单一能源产生热量的供暖方式都有了更加系统、循环、高效的解决方案。马苏。 10月26日,利奥雷成吉吉北线工程竣工,为灾后重建写下辉煌注脚。聊城信发集团工业余热新源电站将通过管道转化为高温水流,为济南市中心提供清洁热能。原本计划通过冷却塔排出的废热已成为城市的清洁热源。 “变垃圾为宝”的想法很普遍。今年前7个月,山东省余热余能发电184.1亿千瓦时,占比4.5%。这一延伸朝着“去化石燃料”的最终目标迈进。 “今天的合成服装和塑料制品本质上是‘手持’产品,但在未来,几乎所有衍生产品都可以仅使用电力和二氧化碳来合成。国际上关于新能源的讨论直接指向‘消除化石燃料’的中心提议。”孙成的判断指向了能源重构的中心方向。换句话说,绿色电力不再是“绿色电力”。既要“替代燃煤发电”,又要更广泛地替代化石能源,构建“全链条可持续绿色能源体系”。在这次重组中,“碳”的价值被充分激活。过去,“绿色”是一个抽象的环境保护概念。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已成为衡量产品和公司竞争力的全球货币。王文龙先生表示:“未来,‘便宜’(成本)和‘绿色’(二氧化碳排放)将成为评判一切的两个标准。”对于同一产品,碳足迹较低的公司将更具市场竞争力,而对于同一公司,妥善管理二氧化碳的公司将更具竞争力。没有任何含糊之处,没有捷径。”能源转型竞赛已经开始,中国的优势在于“工业化能力”。最好的证明。虽然该技术诞生于国外,但凭借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整合能力,中国不仅实现了大规模的技术应用,而且生产了全球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能设备,这是强大的推动力。打造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注射。山东省是这种“工业化能力”的天然试验场。山东省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既有电解铝、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负荷”,也有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新负荷”。拥有太阳能、风能等成熟的新能源,以及核能、地热能、氢能等新兴技术。有电力现货市场、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等市场化机制演技比较完整。 “如果要素都到位、场景全覆盖,山东有可能成为世界绿色技术的‘试验场’和‘转化器’。无论是国外的先进技术,还是国内的创新成果,都可以引入山东,快速实现产业化。”王文龙说。当前,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竞争环境。当西方国家希望依靠绿色壁垒并制定新法规时,中国已经处于新能源革命的最前沿。正如英国引领煤炭革命、美国引领石油革命一样,中国也在努力引领新能源革命。山东实践提供了这一革命性经验本期《中关智库》支持专家:工程院首席教授孙成功先生英国伯明翰大学能源科学博士、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王文龙先生、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学院教授颜伟先生、山东大学能源与绿色材料课题组组长颜伟先生、山东大学交通研究所(新能源汽车)所长张晓斌先生、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小万先生。记者 刘彤 楼河军 策划设计 编辑 黄露玲、姜凯宁、耿俊毅、张海飞、唐浩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