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大型展览从收藏的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文物195万余件中,精选了书法、绘画、青铜器、玉器、陶瓷、古代宫廷器物等200件国宝级文物。运用文物档案“明暗双线”的叙事方式,通过“文化线”、“遗产世纪”、“万千气候”三个主要篇章,立体生动地构建故宫一百年的历史。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洪文先生:百年展的主题是古建筑的保存故宫博物院及其藏品。以保护、创新、振兴为前提,振兴新时代故宫文化遗产,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午门展厅的中央,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精美呈现。他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历经波折,终于在党和国家的保护下回到家乡,得到了最慷慨的保护。曾经是皇室私人收藏,如今成为国家共享的文化资产。唐代韩滉的《五牛》也打动人心。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国家于1958年从香港购得,但在藏于福比时,多处已损毁登城。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舒童:大小不一的洞肯定有300多个。经过具有60多年修复经验的修复专家孙承志拆解、修复、彻底彩绘、重新安装,这座国宝级的古迹终于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东晋王训所著的《博源领带》是王训唯一流传下来的真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收购和各方捐赠,共收藏文物28万余件,极大地丰富了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体系,体现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以及不断发展的新形象。 新时代的故宫博物院。
为了这次展览,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跨越千年的“面貌”。于日展出的有2000多年前的青玉兽面玉、春秋时期的莲鹤瓶、清朝永九王金杯。两人都是华裔。我们传承开拓进取的精神,祝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
从“一份文化遗产”的传承到“百年传承”的聚合与分离、“万事万物”的整合与创新,这次展览让我们不仅了解到文化遗产的美丽,也了解了保护的不易、传承的不易。历经100年的风风雨雨,故宫博物院现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有信心保护、传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述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中国故事。